从理论上看,此观点的源头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升井后,王强又来到该矿运搬队组,与基层管理人员促膝交谈话安全。王强强调,要强化精煤制胜战略,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持续推进洗选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切实提高精煤回收率,降低煤泥排放量,减少矸石带煤量,真正做到将宝贵稀缺的炼焦煤资源精选细收、吃干榨净。
三是着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加强主动安全管理,坚定不移推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和落实隐患清单销号闭环管理体系,加快制定重大事故预防清单,牢牢守住安全的基本盘。要强化地面安全与井下安全同等重要的理念,全面加强地面安全风险管控,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红线底线,加快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内涵发展质量,为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贡献更大力量。要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全面深化对标管理,大力推进精益化管理,持续在挖潜降本、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
调研中,王强对下一步工作提出3点要求。要全面强化井下辅助运输安全管理,特别是加强斜巷运输安全管理,加大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全面强化运输现场管理、规范运行、动态监管及员工行为治理,加大运输系统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坚决杜绝各类零敲碎打事故发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必定能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民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坚决抵制、批驳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和做法。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坚持党对民营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促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支持。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既是历史必然,也是时代要求。深化改革开放,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新征程上,必须以党的坚强领导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广泛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合理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技术和市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推动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壮大。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平等保护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新征程上,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振发展信心,激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是同步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次快速发展,都与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6927290, container: _8uh0i7n5px8, async: true }); (作者:辛向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15日 05版)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浙江温州是民营经济强市,也是全国首个获批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城市,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聚焦新质生产力,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民营经济领域党建工作方式,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引领者。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大动力。新征程上,必须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活力
国际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表示,去年,中国经济增长占到亚太地区增长的一半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延续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中国加快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可以继续释放较大增长潜能,助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将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不断注入动力。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刻意放大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无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无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其论调明显违背事实、不符合逻辑。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3.9%。(作者分别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3日 02 版)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
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市场发展预期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物价水平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空间。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定能汇聚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今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包括电脑、汽车、船舶在内的机电产品共计出口3.39万亿元,同比增长6.8%。分析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增长潜能问题非常关键。
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从长远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增强。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各国都要在化解风险挑战中减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认为,通过实施一揽子改革计划,带来的额外经济增长能够使中国实体经济在未来15年扩大20%——按照目前的标准,这相当于给中国经济新增了3.5万亿美元。从国际横向比较看,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